现在是:
 设为首页   加入收藏
 

 首页 | 我们的集体 | 师资队伍 | 专业建设 | 教学科研 | 人才培养 | 党建工作 | 学生管理 | 招生就业 | 对外交流 | 人文校友 | 图片集锦 
-更多-
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图片新闻>>正文
 
院长黄元英做客“长安讲坛”精品讲座
2015-06-16 19:46  

    6月11日,由学校社科联和文传学院联合主办的“长安讲坛”精品讲座开讲,院长黄元英作了题为《让传统智慧之光驱散“无明”》的报告。讲座由科研处处长李继高主持。

    黄元英从阐释“自然雾霾”与“精神雾霾”两个概念讲起,旁征博引古今案列,结合自己多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,从儒、道、释的独特视角,为师生们解析了如何思考人的生死“无明”问题,如何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驱散现代人精神上的雾霾。

    报告认为,在经济大发展背景下,现代人的“精神雾霾”主要表现为浮躁、混乱、纠结、迷茫和困惑等种种状态;精神雾霾是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思想精神状态,直接损伤人们的灵魂和幸福,是造成现代人“无明”的生命状态的根源。报告指出,“无明”犹如在黑暗之中行走,看不到真相,看不清出路,也必然看不到幸福,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之光,犹如一道太阳的光芒,能帮助困惑于现代文明社会的人驱散生命中的“无明”,踏上光明的生命旅途。

    黄元英教授说,儒、道、释三家思想在现实世界形成了三大文化传统:儒家给人以终极关怀,重群体,重功名,重奋斗,肯定人的生命价值,是人们追求建功立业这一人生目标的力量之源和智慧之源,形成人本主义传统;道家强调精神超越,重个体,重自然,重无为,倡导顺应自然、自我解放,实现身心和谐,进入逍遥境界,形成自然主义传统;而佛教思想则以内心的寂灭来摈弃人生种种的不幸遭遇和生存焦虑,使人生的现实追求和死亡恐惧一起泯灭于心灵的净土,形成解脱主义传统。他指出,儒家从群体共存的立场出发,将个体的人生价值落实在对群体理想的追求与奉献之中,以终极关怀的气魄来转移人们对死亡的忧惧,构建一种积极有为、奋斗不息的人生信念;道家提出以“本真”来超越儒家礼乐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失真而伪的异化,以“至人无己、神人无功、圣人无名”的理想人格,来超越世俗生活中的物欲之困和功名之累,这样,种种纠缠于心的令人不安、不快、不满的情愫,都会在这种观念体系中烟消云散,心灵空间得到拓展,精神境界得以提升,从此踏上洒脱轻松、逍遥快乐的人生之路;佛学以对人生否定式的判断,为人们提供了又一种消解内心痛苦、解决人生焦虑、获得精神安慰的途径,以“空”破除“偏执”,通俗讲就是“放下”。

(文/李欣  图/张隆康)

关闭窗口
华中师范大学 | 华东师范大学 | 陕西师范大学 | 东北师范大学 | 北京师范大学

商洛学院人文学院  地址:陕西省商洛市北新街10号
电话:0914-2329419  邮编:726000